
一、钨价创历史新高,市场陷入疯狂
截至2025年5月,钨精矿报价突破16.4万元/吨,碳化钨粉价格飙升至24.5万元/吨,逼近2011年历史峰值。短短两个月内,钨价涨幅超18%,市场热度堪比“黑金”争夺战。这场涨价风暴的背后,是供需矛盾、政策调控与全球战略资源博弈的多重共振。
二、三大核心逻辑驱动钨价长牛
-
1.供给端持续收缩
-
国内矿山枯竭:江西、湖南等主产区配额使用率仅70%-80%,2025年首批开采配额同比减少6.4%(4000吨),为五年来最大降幅。
-
环保高压常态化: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湖南后,整改方案落地导致选矿冶炼环节生产受限。
-
进口依赖度攀升:一季度钨矿进口量同比激增40%,但海外增量(如哈萨克斯坦巴库塔矿)需2-3年才能释放。
-
2.需求端爆发式增长
-
军工需求井喷:欧洲“法天计划”与全球军备升级拉动高端钨材需求,核聚变实验堆建设带来3000吨/年的增量需求(占消费量5%)。
-
新兴产业崛起:光伏钨丝、低空经济刀具、机器人零部件等新应用场景打开成长空间,硬质合金产量同比增9%,钨材端增速达15%。
-
3.资金与政策共振
-
战略资源属性强化:钨与稀土同列国家开采配额管制,出口管制推动产业链价值向深加工转移。
-
金融资本涌入:地缘冲突加剧背景下,钨作为“军工金属”吸引资金关注,贸易商囤货加剧市场波动。
三、未来走势:高位震荡中寻找新平衡
-
短期承压:当前价格已反映大部分利好,部分贸易商获利了结或引发回调,但16万元或成新支撑位。
-
长期看涨:供需缺口难逆转,预计2025年均价16万元,波动区间14-18万元,极端事件或冲击20万元大关。
-
风险提示:需警惕海外矿山放量超预期(如巴库塔矿满产达8000吨)及下游顺价不畅导致的阶段性调整。
四、产业链投资机会挖掘
-
1.资源龙头:具备自有矿山的企业(如中钨高新)直接受益原料涨价,静态PE低于行业均值。
-
2.深加工强者:硬质合金刀具企业(如厦门钨业)享受出口替代红利,机器人用钨材方案提供商迎来新增长极。
-
3.技术颠覆者:布局核聚变钨组件、光伏钨丝等前沿领域的企业将抢占下一代技术高地。
五、结语:钨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
在全球制造业升级与安全焦虑交织的背景下,钨的战略价值正被重新定义。这场由“工业牙齿”引发的资源革命,或将重塑全球高端制造竞争格局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读懂钨价密码,就是读懂未来十年的产业变迁图景。
(数据来源:2025年钨行业专家会议纪要、海关总署、自然资源部公告)
【注: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观山望海,本网站仅作为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】